芝加哥公牛,位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成立于1966年,是NBA第24支参赛队,在当今30强里位居第10。公牛是芝加哥的第三支NBA球队,前两支是芝加哥牡鹿(已解散开户配资平台,某些地方译作“芝加哥雄鹿/公鹿”,曾打入第一届NBA总决赛,与当今的密尔沃基雄鹿队并无关系)和芝加哥包装工/芝加哥和风(华盛顿奇才的前身)——看来以前的球队不兴搞继承历史这一套。
由于“队徽演变”没什么可说(见下文),那就说说队名跟队徽的故事吧。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请看这一篇参考资料,重点在最后一句:
不说其他历史错误。姚明征战NBA并不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就有人敢堂而皇之捏造历史,其水平之拙劣令人发指,这究竟是节操碎地还是道德沦丧?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AI,也不要相信野鸡网站。
队名的来源
根据官方的说法,公牛队创始人Richard Klein(有的资料称DickKlein,实为同一人)曾自述,“我们是世界肉食之都。起初我考虑使用‘斗牛士’。可斗牛士这个词至少要三个音节。为此我坐在房间里,和老婆、孩子一起讨论了起来。我的小儿子马克突然说,‘爸爸,看,那里有一大群公牛!’我说,‘就用公牛了!’”——这个版本充满了温馨和童趣。
我们知道,但凡当事人亲述的历史,其真实性多少要打些折扣。折扣的大小取决于事实与宣传效果之间的差距。这就有必要引出第二个版本。
第二版本与官版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是Richard Klein的儿子说的那句话。他说的是:“This is bunch of bullshit!”——根据常理推断,第二版本可能才是“未删减版”。
回到Richard Klein说的“三个音节”。的其他职业球队,其主名字都是一个音节:熊队(BEARS,橄榄球)、白袜队(WHITE SOX,棒球)、小熊队(CUBS,棒球)和黑鹰队(BLACK HAWKS,冰球)无不如是。看来创始人是个强迫症患者,这一点在后文仍有证据。
队徽轶事
据传,球队成立伊始,Richard Klein的邻居,平面设计师DeanP. Wessel主动提出免费设计队徽,条件是换取主场季票。最终他的一张草图,成就了NBA至今最长寿的队徽,并且仍在延续中。
队徽的主角是一头愤怒的红牛头部。其目光凶狠,鼻孔张开,眉头皱起,表示随时发起攻击。队名“CHICAGO BULLS”分两行摆放在牛头上方,像是被牛角叉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牛角尖上的红色部分,那是撕破了对手身体后沾染的鲜血,加上足够尖锐的牛角,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感。最初的设计稿并没有这个点缀,Dean P. Wessel认为过于血腥暴力,而在Richard Klein的坚持要求下,设计师不得不妥协。牛头使用红色为底色,其他元素以黑色为主,据说红黑色是Richard Klein读书时母校(校队?)的主色。
这个队徽从设计至今,一直使用,从未改变。NBA30强,独此一家。
备用队徽的悲惨遭遇
有资料称在1970s年代初,球队曾短暂使用过备用队徽,因被球迷反对而迅速被弃用。该队徽保留了牛头,但红黑色互换位置,头顶没有“CHICAGO BULLS”字样,但从牛鼻子喷出云雾,映出“Windy City”的字样,据说是向芝加哥的别称致敬。
看了这个备用队徽,我充分理解了芝加哥球迷的心情。
队徽倒置的无聊想象
是谁、何时第一个将公牛的队徽倒过来看还看出了新花样,已经不可考,而关于队徽倒置的种种解读却流传甚广。
最早的一种说法是,这是一个“布道机器人在读圣经”。“机器人在读书”我是看见了,但你要说有“布道”和“圣经”,未免有美化之嫌。据说设计师Dean P. Wessel曾经亲自澄清,说他的设计并未有这么多的考虑,球迷们有这个想象纯属巧合。
第二种说法是,这是一个平头青年在开拖拉机。平头倒是有,至于青年、拖拉机是怎么看出来的,我是怎么也想不明白。鉴于这个说法的来源是某家号上一篇语法不通错字连篇的文章,我就当它是胡编乱造凑字数的网络垃圾了。
而最具杀伤力的一种说法,据说第一个提出的人是Twitter用户@DenizCamp,他在2019年9月14日发了一条消息说看到了机器人和螃蟹等等。这条消息引发了疯狂转发和点赞,也令公牛队的工作人员和忠实支持者感到被冒犯和愤怒。
我只想说,这些人真是太无聊了。
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