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整理后的发言内容实录:
大家好!首先想和大家聊聊教育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我们常说的教育“不可能三角”:高质量、大规模和个性化这三者,看起来很难同时做到。传统教育模式下,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要兼顾这三点确实挑战巨大。
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它显著降低了个性化学习的边际成本,我们正看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新路径!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曙光,越来越清晰了。
说到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这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我们从数据量小、模型“小”的阶段,一步步走到了如今数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算法和算力也在持续突破,从早期的专家小模型,发展成了能深刻理解教育需求的行业大模型。这一演进过程,让AI真正能在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这场AI教育探索中,猿力科技可以说是坚定的“探路者”和“实践者”。自2012年创立起,我们就认准了人工智能是驱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动力,并始终专注于此。
2014年,我们成立了教育行业首家人工智能研究院,这标志着我们扎根底层技术深耕的决心。随后陆续设立了智能语音实验室、智能视觉实验室、自然语言理解实验室和大模型实验室。截至目前,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已拥有630多项专利。
大家平时可能更熟悉斑马AI、小猿AI等产品,但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其实是AI技术的持续积累、在关键节点取得突破后,结合市场需求转化成了这些具体应用。
这里想先解释下“猿”字的含义——“猿”代表着进化与变革的理念。我们坚信科技能让教育更美好,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关键进展。
最初,我们想让AI应用于教育,第一步得让计算机“看懂”学习过程的内容。计算机视觉技术是必须突破的基础。在教育场景中,攻克这一技术意味着能精准识别学生的笔迹和作业内容,洞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思维轨迹,从而提供更贴合需求的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数理化题目里复杂的图形、公式,以前连搜索引擎都不好输入。2014年,我们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取得突破后,学习者只需用手机拍张照,系统就能精准识别题目并给出详细解析。基于这项技术诞生的“小猿搜题”,解决了学生在家学习遇到难题时“求助无门”的问题,不仅支持了自主学习,也帮很多家长缓解了辅导孩子的压力。
“看懂”只是第一步,机器还得“听懂”学习中的对话。语言学习中,跟读和对话很重要,但孩子们需要的语音技术不仅要能识别字词,还要能精准定位发音错误的音素,并提供正确示范。更关键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声道发育未完全,发音方式和声学频谱与成人差异明显。
所以,教育领域需要更精细的语音识别,需要更匹配少儿生理特征的声学模型。但现实中,少年儿童的公开语料数据比成人少得多。2017年,我们在语音识别上实现了突破——专门为青少年开发了更贴合他们生理特点的声学模型。这项技术应用在“斑马AI”里,让孩子们的语言跟读训练变得更有效、更有趣。
“看到”“听到”之后,核心是“理解”,这样才能实现机器与人的自然交流。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机器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甚至模拟教师的教学风格。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至关重要。2018年,我们在全球知名的微软MSMARCO机器阅读理解测试中获得了第一名,而且官方评价是——机器的理解能力首次超越了人类基准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基于这一技术,我们发布了“飞象星图”——一个动态的3D知识图谱,能更直观地展现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我们推出了面向政府和学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飞象星球”,首创了智能双师模式。目前,这些应用已在多地规模化落地,服务超过200万学生,成为教育数字化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
随着ChatGPT推动大模型应用,我们也从底层自研了教育垂类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相比,它不仅有高质量教育数据集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教育知识图谱的约束和监督,强化了专业知识、逻辑推理以及启发引导式输出能力,因此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准确性更具优势。
2024年5月,大模型通过备案后,我们将其深度整合进AI智能硬件“小猿学练机”中,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技术驱动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2025年4月推出“小猿AI”,这意味着教育AI从工具属性向伙伴属性的跃迁。举个例子:如果孩子问小猿AI错题,它能基于错因分析,实现类真人老师的“1v1个性化讲解”——模拟专业老师的思路,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细致讲解。过程中,AI不会一刀切地直接给答案,而是针对不会的地方详细引导,比如先问“你哪里没懂?”再一步步拆解。
回顾AI教育的发展,我们能看到一条清晰的路径:从最初把教育资源数字化的萌芽期,到利用数据驱动小模型辅助教学的阶段,如今正大步迈向大模型、多模态和教育智能体结合的深度个性化学习新时代。
展望未来,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维度的不断丰富,我们或许会迎来“超级智能学伴”的阶段。但无论如何发展,有一点是确定的:借助AI的力量,大规模因材施教这个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这正是AI在教育中的最大价值,提供高质量个性化规模化的教育资源,打破原有壁垒。
猿力科技作为这一进程的参与者,深感荣幸,也充满动力。对我们来说,AI助力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正是我们投身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猿力科技:做AI教育的“探路者”和“实践者”网络2025-07-07 17:36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开户配资平台
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