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山东召开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全力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扩容提质;6月28日,山东夏季“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同步启动权威股票配资,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消费体验。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 挑大梁——游山东之夏 赶山东大集 购山东好品”专栏,展现山东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掀起消费热潮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山东开展“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系列活动,丰富夏季消费场景——
在烟火大集里探寻消费密码
“吆喝声、还价声,声声入耳,本地货、进口货,货货齐全。”在中国特别是北方,“赶大集”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休闲和消费活动之一。当前,山东夏季“三大集”(“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系列活动正在全省开展,这场消费与文化的“大餐”会为百姓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觉?记者在一线寻找答案。
“早八”叫不醒年轻人,但大集可以
提到大集,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土味”,但在山东的大集上,所谓的“土味”更多体现在产品和展会设置更加富有地方特色。而越来越多年轻人,则将赶大集当成了一种时尚。
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烟台黄渤海新区。
7月1日,山东夏季“海洋大集”的重点活动之一——“2025山东活力之夏消费季”活动在黄渤海新区举行,现场突出烟台特色,设有“烟火国潮”“逐海狂想”“绿核未来”“微醺生活”“畅享焕新”等五大展区126个展位,展示产品涵盖12大类1400多个品种。虽然天气炎热,但活动依然吸引了近万人,其中大多是年轻人。
从三文鱼到葡萄酒,再到胶东花饽饽,各式各样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这款酒清爽、果香突出。”在张裕展区前,烟台市民李女士购买了一瓶白葡萄酒。这次参加活动,她想买一些烟台特色葡萄酒,带到海边和朋友一起喝。
烟台市商务局运行消费科负责人徐玮介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烟台还将围绕“‘参’入烟台 拥‘鲍’大海”这一主题,聚焦机器人大赛、展会经济、音乐会以及鲁菜、葡萄酒特色,持续开展100场以上活动,打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消费格局。将目光放到整个山东来看,在大集上突出地域特色商品,烟台的“海洋大集”并不是个案。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镇西街糕点、张炉集镇恒昌香油等全区11个涉农镇街的200余种“东昌好品”“东昌优品”,通过“运河大集”的形式送到城区居民家门口。
今年以来,东昌府区已举办“好品进城”运河大集29场,线上线下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00万元。
在邹平市,长山山药、青阳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出现在2025山东省夏季“黄河大集”启动仪式上,在现场热卖的同时,也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拓展销路。
“吆喝声中”政策直达百姓
7月6日傍晚,莒县夏季“海洋大集”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进社区活动在莒县大湖小区举行。
莒县商务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商贸流通服务科科长曹晓东介绍,为进一步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刺激城乡消费活力,莒县商务局联合相关企业在7月至9月开展莒县夏季“海洋大集”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进社区活动,活动依托全县500余个销售网点,在全县各乡镇街道人流量较大的社区开展下乡展销,计划举办30余场。
“我们这个活动在村里反响很好。”活动组织方、雅迪莒县区域负责人董世英介绍,“布置完现场之后,我们就用麦克风吆喝几声,老少爷们都很乐意出来看看。”
今年以来,国家在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加力扩围,带动各类消费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以电动自行车为例,截至6月4日,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36.2万辆,带动销售超720亿元。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有些人不太了解政策,我们会专门设置播放宣传片和知识问答环节,普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还准备了脸盆、小喇叭等小礼品作为问答环节的奖励。”董世英说。
莒县已有雅迪、小鸟、爱玛等10余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参加了“海洋大集”活动。今年以来,全县累计销售电动自行车7367台,实现销售额2373.83万元,补贴消费者338.68万元。
一方文化“养”一方大集
满足老百姓不断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大集是个很好的载体。
“文化促消费·青春嘉年华”龙口市夏季“海洋大集”,正在龙口市嘉元保利广场持续举行。在非遗市集区,黄县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傅喜娜制作的面塑吉祥物受到现场观众热捧。
黄县面塑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古人用面粉做成各种造型祭祀海神,后来逐渐演变成地方民俗,面塑能做的造型也越来越多,结婚用的“龙凤呈祥”、老人过寿用的“九桃一手”等都是受欢迎的产品。
文化搭台,消费唱戏。非遗“边看、边玩、边学、边买”的沉浸式消费模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光彩。6月以来,龙口市夏季“海洋大集”非遗市集销售额突破32万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文化。”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山东大集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可以将文化、消费等进行有机融合,推介地方特色产品,营造消费场景,提振乡村消费。
(大众新闻记者 孙源泽 许金星 )
“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
“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近日,演员宋佳在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的这句获奖感言在网络“出圈”,让人不禁感叹:“好的文艺作品只有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而在生活中,特别是老百姓的消费中,烟火气同样是“流量密码”。
“大集”这个字眼似乎很多时候都跟“土”搭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的大集很多都在户外,一个帐篷、两三张小桌就是一个“店面”。这样的环境,在现在的季节,肯定与城市里冷气开足、装修高档的商场没法比。
但就是这样“简陋”的场地,成了广袤农村老少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地点。
比如,肥城市桃园镇黑牛山村将“黄河大集”与“村晚”融合到一起,在当地特色节目的表演中,穿插了特色农产品展示等环节。这既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又提振了农村消费。
旺盛的烟火气,是消费最好的“助燃剂”。
当前,消费处于持续承压阶段。如何提振消费?不妨到大集上找找灵感。
(大众新闻记者 孙源泽)
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